5月15日至16日,高职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讨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扩大)会议在我校隆重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杭州市副市长陈红英,教育部职成司高职与高专教育处处长林宇,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树超等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各省市100余所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和部分成员单位近200名院(校)长参加会议。我校党委书记安蓉泉、校长贾文胜等党政班子成员,以及全体副处级以上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李进主持。

陈红英为大会致开幕词。她首先代表杭州市政府对此次大会在杭召开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会主席团给予杭州市和杭职院的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陈红英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杭州市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力度以及规划、投入、政策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同时她充分肯定了作为大会承办方的杭职院,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促进就业和推动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的重要贡献。她说,杭职院作为杭州市属高职院校的“排头兵”,其快速发展正是杭州职教发展的典型缩影。在建校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杭职院抓住了职教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创新实践,“校企共同体”特色办学模式在全国高职界赢得了较高声誉。她指出,此次大会是我们学习与提升的大好机会,更是对杭州市职业教育的大检验,希望通过此次大会,进一步推动我校办学和杭州市的职业教育发展。

会上,钟秉林以《高职院校要主动应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新挑战》为题,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动因与挑战、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走向与任务、高职院校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三方面作精彩报告。他指出,高职院校比本科院校招生考试的多样性、自主性更强,建议高职院校应科学定位、各安其位、多样化发展,转变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明晰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探索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保障体系建设。他对我校将专业切口做小、明晰专业定位的做法,如服装专业定位于培养女装制版师、数控专业定位于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等,给予了高度评价。

马树超以《招考背景下的高职发展策略》为题,结合高职院校面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新形势,分析了面对生源数量短缺,生源结构变化,弹性学制、宽进严出、学分转换,高职毕业生升学比例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提高等方面的“五大思考”,提出应把握职业教育新定位新要求、利用在线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高职教育新型质量观等“三个要求”。

麦可思研究院副院长周凌波以翔实的调查数据,对全国高职招生情况做了分析。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考试院院长孙恒,湖北省教育厅职成处副处长余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陈斌,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连绪围绕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话题,分别做了专题报告,并和与会代表进行了互动研讨。

会议聚焦“高职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从三个层面进行了研讨交流和思想碰撞,既有著名专家的理论研究,又有第三方的大数据分析;既有省级政府部门的政策解读,又有院校层面的实践探索。通过会议的学习和研讨,与会代表们进一步认清了高考改革的新形势,理清了高职发展的新策略,掌握了高职招生的大数据,学习了政府院校的新经验,并引发了与会代表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深刻思考。最后,大会从院校、社会和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了期望,希望高职院校要坚持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的办学导向、全社会要营造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政府要突破高职招生制度改革中的瓶颈问题。

会议期间,与会领导和代表实地参观了我校校园和实训基地建设,对我校和谐秀美的校园环境赞不绝口,对我校创新校企共同体办学模式、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和“现代学徒制”、推进文化育人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