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达利丝绸杯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在abty·(集团)科技公司(后文简称“杭职院”)举行,杭职院选送的4名学生以独特的设计理念、出色的制版能力和精湛的工艺制作技压群雄,获31银的好成绩。这已经是连续多年杭职院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大放异彩了。

是什么让杭职学子脱颖而出、满载而归?带着这个问题,我采访了杭职院党委书记安蓉泉。通过他的介绍,杭职学子的职业梦想之路渐渐清晰起来了。

梦的依托,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说到底就是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掌握一门好的技术,拥有好的素养,通过技能和素养这两方面的提高,帮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安蓉泉书记表示,从学校层面来说,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就是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需要行业和企业的引领,他们能够为我们学生提供真实的环境、专业的设备和一流的技术,在企业师傅的带领下,我们的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到社会和市场真正需求是什么。”

杭职院依托校企合作这一平台,通过“厂中校,校中厂”这一种独特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中,将课堂上枯燥的理论知识和社会所需的实战技术结合起来,从而把专业真正与企业结合,这样一来能够使学生更快地了解市场需求,掌握技术,提升自己。

梦的核心,素养教育

“文化育人”作为杭职院的办学理念之一,已深入到学校的方方面面,“融”、“善”元素也深入每一位杭职学子的心中。安蓉泉书记认为,与职业教育联系更直接的就是职业素养教育,然而职业素养教育作为高职素养教育的特色和重点,很多时候却常常被忽略,因为“素养文化”并没有登堂入室、融入主课。

基于这种现状,杭职院将素养教育分为三个梯度——学生素养、职业素养和公民素养,着力于师德师风和学生职业素养的建设,努力把素养教育的课堂内容,与企业实习、师傅帮带和为市场提供真实服务的体验结合起来,从而得到虚实结合的印证和强化,而不是纯粹的“就专业论专业,就技能谈技能”这种片面的传统授课思想。

梦的根本,学生利益

安蓉泉书记说,杭职院办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体面就业”。杭职院原来有四十多个专业,虽不存在生源的问题,但学校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利益的理念,依据学生专业就业情况的总体水平,经过仔细地分析和研讨,毅然删去了有“招生市场”但缺乏“就业市场”的专业,留下最具市场价值、最有发展前景、最适合高职生的专业。

安蓉泉书记表示,当今社会最高层次的素养是公民素养。每所学校都应以学生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培育为基础,从而实现最终的公民素养提升。他说,一个人立足于社会,除了必备的技能之外,最大的标尺便是一个人走向社会后处理自己和他人、单位和国家利益关系的素养,只有素养好才能如鱼得水。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首要的便是提升自己,力争把专业技能和自身素养做到最好,这也是一个人闯荡社会的立身之本。

经过十几年的历练,杭职院的办学模式逐渐清晰有效。安蓉泉书记说,从杭职院走出去的学生,无论是技能水平还是素养水平在全省都名列前茅。同时他殷切地希望每一位杭职学子好好珍惜这短暂的三年大学生活,早日树立起对自己专业的价值认同感,培养好的做人做事习惯。“只有学好本领,提高素养,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结束采访后,看着毕业墙上一位位学长学姐留下的光荣事迹,我突然意识到,杭职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正在无形之中熏陶着每一位杭职学子。我相信,杭职学生的圆梦之刻便是对杭职院教育的最美印证,圆梦之时便是对职业教育最美的回馈。希望明天,学校以我们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