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杭州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教育系统优秀党建案例评选结果,我校申报的《“学生党员宿舍导师制”将党建融入到学生工作中》,从全市78个优秀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教育系统优秀党建案例“十佳案例”。
据悉,“学生党员宿舍导师制”是友嘉机电学院党总支从2009年10月开始实施的一项制度,2012年12月被评为学校党建“结合点”重点项目,2014年推行到全校各个二级院系。项目以“党员受锻炼、学生受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由各党支部选拔部分品学兼优的高年级优秀学生党员担任低年级学生宿舍导师的制度,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顺利实现由中学向大学的角色转变;劝导学生热爱自身专业,不断提升专业技能、职业精神和职业情感。
学生党员宿舍导师制的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六个子”工作举措和工作推进、工作保障“三机制”。一是 “六个子”的工作举措。预审选苗子:优选学生导师;填表压担子:填写《学生党员宿舍导师登记表》,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摸底结对子:筛选“困难”学生宿舍,公布结对信息;完善文本子:根据反馈,调整相关制度;建网搭台子:建立QQ群、党建专栏等,便利党员沟通与交流;培训教法子:每年召开一次集中培训会,聘任新导师,优秀导师介绍经验。二是建立工作推进三机制。学生反馈机制:学生每月定期反馈,导师每月底上交工作手册;工作交流机制:每月召开一次导师交流学习会;考核激励机制:以问卷调查、座谈交流、检查工作日志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导师进行奖优罚劣。三是建立工作保障三机制。组织保障机制:成立工作组,全体党员教师共同参与,形成总支党建工作上下一张网;网络保障机制:建立学生党建网络专栏;物质保障机制:每栋学生公寓建有党员活动室,实现党建工作在学生公寓全覆盖。划拨经费,每年组织导师考察学习1-2次,发放通讯补贴,并给予优秀导师一定的物质奖励。
探索基层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结合点”,提高党的工作对中心工作的“贡献度”,是我校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和深化方向。“学生党员宿舍导师制”项目充分抓住了四个要点:一是党组织中的学生党员“资源”;二是中心工作中的宿舍管理“实务”;三是连接党组织资源和中心工作的“学生党员宿舍管理导师制”这一“桥梁”;四是“支撑”和保证导师制落到实处的各项具体举措。正是精准抓住了“结合点”,使得项目在服务学生、助推学校文明寝室建设,锻炼党员、提高学生党员自身素质,营造氛围、创新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务求实效、提升党务工作者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工作实践成效,也使得党的工作不再是“为党建而党建”,而是实现了与中心工作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