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我校党建工作会议在行政楼第三会议室召开。党委书记安蓉泉、党委副书记赵一文出席,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各党支部书记以及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党代表共计60余人参会。会议由党委委员、组织部长孙爱国主持。

孙爱国指出,一年来我校党建新成果层出不穷,成绩显著。但在我校党建工作成效明显的大环境之下,党建工作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如党建围绕专业建设、推动职业素养教育的力度还不够;各个总支(直属党支部)之间对党建工作的开展不平衡;处室(机关)和分院(基层)之间党建工作的开展也不平衡,分院(基层)要快于处室(机关);实践工作做在前,但经验总结、理论归纳与提炼不够,等等。我们要进一步结合实际,常规工作抓规范,重点工作抓亮点,要着重在创新与改革上突出重点。随后对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自领或自报的党建创新项目报送情况进行了通报。

党政办副主任江平主要介绍了党建结合点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近期,党建结合点建设工作除了第二轮结合点建设项目正常开展之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各总支和项目负责人对第一轮的结合点建设项目进行梳理总结;二是面向各总支征集明年结合点建设的基本思路。他着重结合第一轮21个党建结合点建设项目的总结提炼材料从怎么看“结合点”、怎么选“结合点”与怎么做“结合点”几个方面,谈了对结合点建设的几点理解。

在会议的讨论和自由发言环节,部分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党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别从党建结合点项目、党建创新项目以及明年党建工作的意见建议等层面进行了交流。

赵一文指出,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谋划我校2016年的党建工作特别是党建结合点项目的建设工作。她指出,一是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党建工作新常态之下,党务工作者要理直气壮、尽心竭力地去做党建。二是我校党建工作的亮点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党建结合点项目。党建结合点项目将党建优势的“资源点”与中心工作的“需求点”相连接,对中心工作的开展是强有力的保障,值得坚持很多年,要珍惜。三是对党建工作特别是结合点项目的开展提出了三点建议,要求有敏感性、有系统性、有创新性。

最后,安蓉泉作重要讲话。他首先对各总支(直属党支部)所提的党建建议和创新项目谈了自己的几个印象:信息量较大、内容涉及面较广;很多涉及到大家关心的希望解决的难题;有重大的创新思维,如“大部制”;有些建议还比较笼统,操作性不强;对其他部门、对学校提的要求多一些,对本部门所起的作用提的较少。关于党建结合点建设工作,他认为目前的状况与成效还不够理想,像友嘉机电学院“学生党员宿舍导师制”这种品牌与可复制的榜样做法还不够多。

安蓉泉带领与会人员对“学生党员宿舍导师制”宣传册进行了现场学习,并对结合点项目的建设工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强化“3+1”四个点(即“需求点”、“资源点”、“结合点”和“支撑点”)的意识,前三个点是框架,后一个点是支撑;二是项目名称的设计一定要突出“需求点”、“资源点”、“结合点”三个点,前面设计得好,后面才能对应好;三是注意调整目前结合点建设项目过于宏大的问题,“需求点”、“资源点”、“结合点”的设计越具体越好;四是“支撑点”的操作化和经常化至为重要,需要加以重视。

接下来,安蓉泉结合各总支(直属党支部)提出的十三五期间党建、学生以及文化育人工作等方面的建议,提出了“党员每周晚自选”项目、“教授辅导员结对”项目、“融入素养党员实验课”项目、“党员先声合唱组”项目、“专业文化党员课题组”项目、“学生入党积极性状况调研”项目、“教师办公室环境评比参观活动”项目等。此外,他从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角度对党建结合点项目和党建创新项目的建设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选题要准,紧扣工作需求;二是口子要小,提高操作性;三是步子要稳,保证可行性;四是思路要宽,只要对学校建设有意义;五是措施要实,关键在落实、坚持。最后他强调,以往的、新报的党建结合点项目要进一步思考与打磨,要紧扣“需求点”、“资源点”、“结合点”、“支撑点”四个点,关键是服务中心、求真务实;明年的党建创新项目要再下功夫,创新项目和结合点项目可以融为一体,也可以分开,要求各总支(直属党支部)多和组织部、党委办公室进行沟通,把党建工作项目落实、落细、落小。